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5篇

   更新时间:   发布时间:   17

下面是小编给你整理的关于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希望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5篇的内容对你有用!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5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场景里体会上、下,前、后,左、右的位置关系,初步学会使用上、下,前、后,左、右等词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2、使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习发现和解决数学问题,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

  初步学会使用上、下,前、后,左、右等词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三、课前准备:

  教学挂图。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谈话:小朋友们已经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懂得了很多课堂纪律。老师问问大家,当我们想发言的时候应该先怎么样?(指名回答)大家举手看一看?(让学生在座位上举手)

  提问:大家举的是哪只手?没有举起来的这只手是――(左手)谁来说说怎样区分左、右手?

  谈话:左手和右手是一对好朋友,配合起来力量可大了!小朋友再看一看,在我们的身上你还能找出这样的好朋友吗?谁来说说?(要求学生摸着说)

  小游戏:由慢到快听口令做动作(想想做做第1题)。

  左手握拳头,右手握拳头;

  左边拍拍手,右边拍拍手;

  左手摸右耳,右手摸左耳。

  (二)探索交流

  1、多媒体出示小朋友在教室里上课的场景。

  谈话:小朋友们上课坐得多整齐啊!你能用我们刚才学习的左和右来说说他们的位置关系吗?

  同桌讨论,尝试说说小明与小红的位置关系。交流反馈,引导学生正确说出“小明坐在小红的左边,小红坐在小明的右边”。

  如果有的学生说“小明坐在左边”,则启发:这样说不够完整,你能完整地说一说小明坐在谁的左边吗?

  小结:在描述两个人的位置关系时,要说清楚谁在谁的'左边或右边。

  提问:你还能看图说说哪些物体有左、右的位置关系?同桌互相说后汇报。

  2、联系教室里的真实场景,强化对左右位置关系的认识(“想想做做”第2题)。

  让每个学生自由说一说坐在自己左面的小朋友是谁,坐在自己右面的小朋友是谁,再同桌交流,最后指名回答。

  选同桌两个小朋友,让其他小朋友说一说谁在谁的左边,谁在谁的右边。

  选横排或竖排里的三个小朋友,请学生说说中间小朋友所处的位置。

  小结:我们在描述位置时,一定要说清楚,谁在谁的左边或右边,而不能只说谁在左边或右边。

  3、让学生就教室里的'某一人或物说一说所处的位置。(可以用前、后的关系进行表达)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谈话:星期天,小熊买了好多好吃的来招待好朋友(多媒体出示情境图)。谁来说说小熊都买了什么?

  提问:每个小朋友可以选一样,但是不能说出它的名字,只能说出它上、下、左、右的邻居各是谁,让大家来猜一猜好吗?

  2、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同桌合作操作:把数学书摆在课桌的中间,把文具盒摆在数学书的右面,把学具盒摆在数学书的左面,把小尺摆在文具盒的上面。

  让学生说一说,摆在最左边的是什么,摆在最右边的是什么。从左数,文具盒是第几个,从右数,文具盒是第几个。数学书的左边有什么,右边有什么。要求同桌合作,自由摆放学具,再互相说给同桌听,指名交流。

  3、完成“想想做做”第5、6题。

  先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最后指名全班交流。

  第5题可让学生先看图说,再让学生说说还可以怎样说。

  (四)总结点拨,拓展应用

  提问:小朋友们,谁来说说这节课你都知道了些什么?(揭示课题:认位置)

  谈话:课后,请小朋友们用你们那善于发现的眼睛到生活中去仔细观察,找出各种物体间的位置关系,并且说一说,好吗?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2

  教学目的:

  1、通过对单元主题图的观察和小棒数数等实践活动,让学生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丛中体会1120各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3、 认识计数单位十和一,初步知道十位和个位,知道11到20各数的组成

  4、 能认读写1120各数,用1120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

  5、 能用大一些,小一些,大得多,小的多等语言描述1120个数。

  6、 能熟练口算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

  7、 知道一个加法或减法有不同的计算方法,能于同伴合作进行计算方法的探索,在探索过程中获得数学学习的成功体验,从中产生主动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时间:7课时

  第1课时

  教学内容:6263页例1例3,课堂活动13,练习八1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操作认识1120各数

  2、认识感悟10个一是10

  4、 知道1120各数的组成

  5、 会读1120各数

  6、 理解个位,十位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

  1、认识10个一是0

  2、理解个位十位的意义

  教学过程:一、出示图,你看到了什麽?

  初步认识11-20

  二、新授

  1、 学生那10根小棒,捆在一起,问:这捆小棒有多少跟?

  10跟小棒叫做一个十

  齐读:10个一是十,一个十就是10个一

  2、 教学例1

  (1) 学生数12、13根小棒

  (2) 捆小棒

  怎样捆才能看出是多少根小棒呢?

  学生操作

  (3) 写12

  (4) 认识数位

  出示计数器

  1捆小棒是10根,就是一个十,在十位上拨一个珠子

  这个珠子表示多少?

  还有几跟没有捆?怎样在计数器上表示?学生操作

  个位的2表示什麽?合起来是多少?

  读12

  根据小棒写算是10+2=12

  (5) 同理教13

  3、 教学例3

  (1) 学生拿15、18根小棒,并捆一捆

  (2) 在计数器上画

  (3) 问:十位,个位上的`珠子表示什麽?

  (4) 写15、18

  (5) 填算式

  (6) 观察计数器图,你发现了什麽?小组讨论

  老师:从右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各位表示几个一,十位表示几个十

  4、 教学例3

  (1) 学生拿1捆和一根小棒,问: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一个十和一个一合起来是11,学生填算式

  观察11,你发现了什麽?十位的1表示什麽。各位呢?

  (2) 学生独立填16、17、19的算式

  (3) 出示20根小棒

  学生数,有多少根?有几个十?

  在计数器上拨20,问:十位的2表示什麽/

  写算式10+10=20

  5、 齐读1120 的组成

  三、课堂活动

  1、 66页1

  2、 67页2、3

  练习八1

  课后记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3

  知识与技能:初步经历从场景图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初步认识按顺序数数的方法。过程与方法:初步经历运用点子图表示物体个数的过程,初步建立数感和一一对应的思想。初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事物,渗透应用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他人的帮助下,初步体会学习数学的意义与乐趣。教学重点:初步掌握用点子图表示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初步体验按顺序数数的方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方法:情境演示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谈话:小朋友们都爱玩,你们最想到哪儿去玩呢?

  (学生交流)

  这节课老师要带我们班的小朋友到美丽校园去。

  (课件出示美丽校园情境图)

  二、自主探索,维持兴趣。

  1初步感知。

  提问:在美丽校园里,你们看见了什么?分小组交流后集体交流。

  学生描述:在灿烂的阳光下,绿树成荫,鲜花怒放。鸟儿欢快地歌唱,蝴蝶快乐地飞舞,小朋友们玩得多开心呀!他们有的在骑木马,有的'在荡秋千,有的在坐小飞机,有的在滑滑梯。

  2、数数交流。

  提问:美丽校园里有好多东西,你们能数出它们各有多少个吗?

  学生先自己数一数,再数给同桌听。

  选几名学生做小老师,带领其余小朋友按顺序数数。

  总结方法。

  展开讨论:怎样数数才能又对又快?

  生分小组讨论后集体交流。

  师小结并强调一个一个按顺序数。

  (往右,从上往下等)

  3、抢答练习。

  ①提问:1个――(学生接:1个滑梯〉;2架――(学生接:2架秋千)??(课件演示,从主题场景图中逐个抽取10幅片段图)

  ②学生自己看图说图意。如:3架木马??

  4、用点子图表示数。

  ①我们可以用一些最简单的符号表示物体个数,你们想用什么符号来表示?我们就用点子图表示好吗?1个滑梯用1个点子表示〔演示出1个点子〉。

  ②怎样表示秋千的架数?为什么这样表示?怎样表示木马、飞机的数量?你还有什么想法?

  (让学生畅所欲言)

  ③探索:什么物体的数量用7个点子表示?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4

  教学目标

  1.知识:认识0是怎么产生的;理解0的含义;会读、写0。

  2.能力:体会数的意义的多样性,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3.情感:在生活中会运用,初步培养学生的运用意识;进一步体会数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

  认识“0”可以表示没有

  教学难点

  认识“0”的其它含义

  教学方法

  讲述、练习、讨论

  教具准备

  主题图

  教学活动设计

  一、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谁会讲小猫钓鱼和故事书中有4只小猫结伴到河边钓鱼,直到傍晚才回来,我们一起看他们的.收获吧!

  二、 探究新知,讲授新课

  1、出示小猫钓鱼图:

  (1)谁来介绍一下第一只小猫钓了几条鱼?用几来表示?第2只小猫呢?第三只小猫呢?第4只小猫吹胡子瞪眼睛地怎么了?一条鱼也没钓着用几表示呢?

  (2)指导写0。数字0占田字格的右半格,从右上角起笔向左下角运笔逆时针轨迹。回到起笔处,一笔写成。

  2、引导学生观察温度计。

  这是什么?谁来介绍一下是做什么用的?这上面画的这些是什么?师指出0刻度以上是表示零上温度,0刻度以下是零下温度。帮助小青蛙找今天的温度。

  3、引导学生观察直尺图。

  (1)把自己的直尺拿出来,看直尺你发现了什么?

  (2)仔细观察直尺是由哪个数字开始的?从0开始,0是起点。它在1的前面,比1小。

  4、0的含义。

  通过刚才的学习,0都有哪些含义?说明:0表示没有,0表示起点,0可以表示刻度,0还有占位的作用,比如10。

  5、日常生活中还有什么地方用到0,表示什么?

  三、 巩固练习,形成能力

  1、练一练第1题看一看,填一填。

  2、第2题:读一读,写一写,照样子独立完成。

  3、一笔画分析题意。

  4、怎样数得快?鹏 三角形、正方形、圆形有几个。

  四、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我们认识了0,0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板书设计

  0的认识

  0表示没有,0表示起点,0表示刻度,0表示位置……

  作业设计

  完成课后练一练1、2、3题

  课后反思

  伽俐略曾说:思考是人类最大的欢乐。在思维的跨越与激荡中,人能充分体味个性自由舒展的快乐。课堂教学时就要为学生设置新奇、困惑、充满情趣的教学情境,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提问,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兴趣启发学生思考。如在教学《小猫钓鱼》一课中,让学生读文思考:小猫为何钓不到鱼,这是全文的关键和重点。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5

  教学目标

  1、知识:初步学会数1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

  2、 能力:通过观察交流等探求活动,使学生初步建立数感,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情感:(1)、使学生体验与人合作、交流的快乐,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参与意识,尊重与欣赏他人。(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其对人、对物的爱的情感,初步培养学生会听、会说、会补充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数数,初步认识10以内的数

  教学难点

  有序的观察图,数数手口一致

  教学方法

  讲述、练习、讨论

  教具准备

  主题图、投影仪

  教学活动设计

  一、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小朋友们,从今天开始你们就是小学生了,我们要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一起游戏。你们喜欢我们的学校吗?在我们校园里你都看到了什么?你能用一句带有数字的话说一说你都看到了什么吗?

  你们说的真好,正好动物王国的动物学校也开学了,小动物们高兴地来到学校,你们想到它们的学校看看吗?

  二、 探究新知,讲授新课:

  1、实物投影主题图,你都看到了什么?能用上数字吗?

  (1) 生自由说,同桌互相说。

  (2) 指名说。引导学生在序地观察并一一数出来。

  2、教师引导学生对这些数字进行有序地排列。1-10也可10-1。可适当担些小问题:

  (1)最小,哪个数最大。

  (2)双数还有哪些,单数还有哪些?

  (3)你还知道什么?

  三、巩固练习,形成能力:

  1、引导学生数身边的物体。数字就藏在我们身边,你能找到我们的教室或你的身边藏着的数字吗?

  2、实践活动

  教师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到校园里看一看,边看、边数、边交流,鼓励学生自主观察,积极表达。

  四、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10以内各数的认识,回家以后把今天学过的知识讲给家长听。

  板书设计

  可爱的校园

  1头大象 2只兔子 3个蘑菇 4只松鼠 5个汉字

  6只小熊 7朵花 8棵树 9只鸟 10只蝴蝶

  1 2 3 4 5 6 7 8 9 10

  作业设计

  在我们的家中有很多可以用10以内的数表示的事物请你们回家去数一数,并且按一定的顺序排排队。

  教学反思

  《可爱的校园》这节课是学生进入小学校门后的第一节数学课,学生对10以内各数在幼儿园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为了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中,本节课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故事情境导入,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他们感到数学不是枯燥的',而是有趣的,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他们都能主动地进行观察、探索,也能够和其他小朋友进行交流。在观察情境图时,开始我没有限制观察的顺序和方法,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去观察,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然后同学之间互相说观察方法,同时体会到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物体最简单;然后利用同座之间互相说来取长补短,给学生向别人学习的机会,使他们养成虚心向他人学习、认真听取他人意见的好习惯。学生们经过自己的思考,说出了许多种不同的排列方法,思维得到了发散和提高。在课的最后,我们一起观察教室学生们兴奋极了,像一只只可爱的小鸟,到处去寻找数学问题,收获很大。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6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活动中经历2、3、4、5各数分与合的学习过程,体会分与合的思想并能从3、4、5各数的一种分法推想出另外一种分法。

  2.能够熟练应用分与合。

  3.培养学生初步的合作学习的意识和动手实践的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合作、操作,让学生自主探究出2、3、4、5各数的分与合。

  教学难点:

  5的分与合。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老师拿3只桃子拿在一只手上。

  如果用两只手来拿,每只手都不能空,你打算怎么办?指名学生上讲台演示,并说一说两只手各拿了几只。

  2.提问:你还有其它方法吗?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想法进行操作。

  3.讲述:通过自己动手,我们可以发现很多数学问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在自己动手拿一拿、摆一摆中学习新的数学知识:分与合。(板书:分与合)

  二、实践操作,学习新知1.教学4的分与合:

  (1)依次出示4只桃、2只盘子

  谈话:这里有4只桃,如果要把它们放在2只盘子里,请你想一想,可以怎样放?

  请你用小棒代替4只桃子,自己动手摆一摆。

  (2)引导思考:根据你的摆法,能说一说4可以分成几和几吗?

  请学生上台一边说自己的摆法,一边演示桃子是怎么分的。(教师板书学生说的4的分的式子)

  (3)提问:动一动自己面前的小棒,你能得出4的其它分法?可以和你的同桌说一说4的其它分法。

  (4)提问:4有这么多种分法,如果让你说出4的所有分法,一个不漏掉,你会按怎样的顺序说?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想法,请每个小组选出一位代表进行汇报。

  (5)讨论:你知道几和几合成4?可以根据黑板上4的分的`式子来说4的合成。

  2.教学5的分与合

  (1)(张开左手手掌)请小朋友像老师这样竖起你的左手,现在有几个手指竖着?你能把自己竖着的5个手指分成两部分吗?那么5可以分成几和几?一共有多少种分法呢?你打算用什么方法一个不漏的找出5的所有分法?

  (2)下面就请同桌的两个人一起来分手指,想5的分与合。交流后组织反馈:5可以分成4和1,5可以分成3和2,5可以分成2和3,5可以分1和4。 5可以分成1和4,5可以分成2和3,5可以分成3和2,可以分成4和1。对能按照一定顺序说的和使用联想方法的学生给予鼓励。

  (3)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有次序地记住5的所有分法。

  三、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第1、2题

  谈话:大家已经知道了4、5可以分成几和几。那么2可以分成几和几,3又可以分成几和几呢?请你们用小棒先摆一摆,和同桌说一说,再在书上填一填。学生独立完成,集体反馈。

  2.“想想做做”第3题

  谈话:小火车上的数还没填完,你会填吗?学生做完后,同桌检查,全班反馈。

  3.“想想做做”第4、5题

  (1)引导学生:你能看出图形排列的规律吗?请你接着画。

  (2)请大家在“日”字格里写数,看谁写得最好看。

  四、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

  课后反思: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7

  教学目标:

  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在数数的过程中,初步认识6―10各数符号的表示方法。

  3.通过在具体的情境活动中,学习运用数字符号表示生活中一些物体的数量。

  教学重点:

  1.认识6、7、8、9、10,体会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了解,6、7、8、9、10代表什么。

  教学难点:感悟由数量抽象到数的过程。

  教学准备:课件、印有小动物和数的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交流找到的生活中的数。

  1、同桌互相说一说自己找到的生活中的数(在说的过程中要注意倾听)

  2、集体交流(在学生说的过程中老师要注意指导学生的语言)如:我的左手有5个手指,用5来表示。

  我家有3口人,用3来表示椅子有4条腿用4来表示我在第2桌?

  (二)主动探究

  (一)数一数,认一认。

  师:同学们非常善于观察生活,找到了很多生活中的`数,数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细心的小朋友总能看见它。黑板上也有一些小动物,你能数出来有几只吗?

  1、出示6只小熊

  学生自己数一数,说一说。

  2、指名学生说一说:黑板上有6只小熊,用6来表示。

  3、师根据学生说的进行板书。

  4、出示下面的小动物

  师;你能像这样找到下面有几只小动物,用几来表示,就和几用线连起来吗?

  5、拿出练习纸,学生数一数,连一连(注意指导学生的写字姿势)

  6、用投影展示并反馈。指名学生说一说(在学生说的过程中,注意提醒学生注意倾听,对能一一对应去数的同学提出表扬)

  7、了解全班完成情况,对数错的同学了解错误原因,进行个别指导。

  (二)巩固练习

  师:同学们不仅数出了小动物有几只,而且找出了用数几来表示,下面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圈一圈。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8

  [教学目标]

  1.能正确地数出11-20各数,认识11-20各数并能正确读数;掌握20以内的顺序;初步体会11-20各数的组成

  2.通过生活化的实例认识计数单位“十”;初步了解十进制;体会数与生活的联系;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参与实践过程,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初步的数感

  [教学重点]

  认识计数单位“十”,初步体会引进十进制的必要性

  [教学难点]

  认识计数单位“十”,初步体会引进十进制的必要

  [教学过程]

  (黑板上贴出数字卡片、花、蝴蝶)

  一、学习新知

  1、初步感知(猜一猜,数一数)

  今天老师来和大家一起玩个游戏,比眼力。看看谁看得又快又准。

  图上有几个巧克力呢?(五个)

  我们再来,图上有几个巧克力呢?(六个)

  再来,注意看要变多咯,有几个?(10个)

  这是我们学过的10以内的数,10以内的数我们还学过哪些?

  我们一起来从小到大数一数。

  谈话小朋友:在生活中,像这样,满10根捆一捆的现象经常可以看到。昨天老师去买铅笔,我要买10根铅笔,营业员阿姨数都没数,就给我一捆,我很奇怪,一数这一捆正好有10根铅笔。满10根捆一捆,这样拿起来多简单啊!不要1根1根的去数。我又想买10本小本子,营业员阿姨又数都没数,给我了一包,猜猜里面有几本?这一条餐巾纸里面也有10包。

  10个一是1个十(课件)

  你能数出10根小棒捆一捆吗?满10根捆一捆,一捆是1个十,所以我们可以说,10个一是1个十。我们来轻轻读两遍把它记住了!

  2.认识“十、十几”)

  (1)12根

  现在老师要你摆出12根小棒,你会用这种好方法摆一摆,能使人一眼就看出是12根。

  你是怎样摆的?

  生:左边摆1捆,右边摆2根,

  师:1捆里面有多少根?对呀,学习数字10的时候,老师说过,满10根可以捆一捆。12根小棒,这样摆,使我们可以更清楚的看出是12根。这个方法真好!(课件出示)

  (2)12根、11根、19根、20根

  ①12根:

  刚才我们摆出了12根小棒,你能看着自己摆的小棒

  ②11根;

  如果拿走1根,看看现在是多少根?师贴出11根,老师觉得这个数很特别,你知道特别在哪吗?这两个1表示的意思一样吗?(黑板出示小棒和数字)

  ③19根:你能快速摆出19根小棒吗(学生摆的时候,老师在上面摆)19根,先摆1捆,再摆9根,对吗?谁也摆对了?

  ④20根

  如果我们在19根旁边再添一根,现在变成多少根了?对极了!满20根了!右边单根的满多少根了?满10根我们又可以怎样了?现在你桌上有几捆了举起来给我看看! 2捆就是多少根小棒?把小棒轻轻的放在铅笔盒旁边,然后看上面.

  2个十是多少?你们真聪明!刚才我们摆出了一个比较大的数:20。几个十是20?(20黑板出示小棒和数字)(板书2个十是20)

  (3)草莓雨伞(14 17)

  数好了花儿蝴蝶,我们来数草莓小伞吧!估一估,草

  莓多还是小伞多?猜对了!(如答案不同:到底谁猜对了呢,知道了它们的个数就知道谁多了!图上的草莓东西既不能像小棒一样满10个捆一捆,也不能像花儿蝴蝶一样先摆出10个,有什么好办法,使我们更快的看出有多少个呢?数一个就可以在草莓上划一下做一个记号,满10个圈一圈。

  三、练习

  (1、抓一把小棒,数数有多少根)

  2、11-20

  (1)补缺少的数13、15、 18(教师贴出11-20各数)

  看!在活动中,我们认识了很多新的数,-------,

  它们都比10大,它们也想从小到大排排队!哪个数排在10的后面呢?

  (2)揭示课题:这些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11-20的各数

  (3)从7数到17,从11数到20

  (4)提问题

  师:这些新朋友乖乖的从小到大排好队了!一起来读一读。看到这儿也有很多数,小明有4个问题,我们一起来想一想。

  比12多1的数是几

  和18相邻的数是几和几?

  10和12中间的数是几?

  15在几和几的中间?

  3、0-20

  (1)我们以前认识了0-10,今天,我们又认识了11、12……

  从0到20,我们都会一个一个数,那么从0开始,你会2个2个数吗?5个5个数呢?10个10个数会吗?100

  (2)下面来数数生活中的物体

  这是什么呀,鞋子!2只鞋子是一双,这里一共有多少只鞋呢这么快!你是怎样数的?

  这是?香蕉,一把有几只香蕉?怎样数,更快!

  (3)0-20,这些数,有大有小,你能帮他们从小到大排一排吗?谁最小?接下来是?

  4、找生活中的数

  (1)身边的数:尺、书

  尺:看!老师学习上的好帮手尺子请来了。看到这些数了吗从0开始,越往后,数就越来越大?

  数学书:15页19页

  在我们的数学书上也藏着今天学习的数呢!我们来翻书比赛吧!我说一个页数,看谁最先找到。第15页,是小猴捞月亮的这一页,你找到了吗再翻到第19页,你怎么翻的这么快你是从15页开始往后翻还是往前翻为什么呀?

  (2生活中的数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能见这到些数。

  老师收集了几张图片,找一找这些图上面的数。

  (图1)公交站牌

  提问:这是18路公交车的站牌。你看到了哪个数

  (图2)绿灯

  提问:这是什么12是绿灯闪烁的秒数,根据你平时的观察,谁知道12后,下个数是几接对!红绿灯上秒数的变化是从大到小的,当从12变为0时,变为接下来绿灯会当到0时就显示黄灯了.一会儿马上要变红灯了.我们过马路的时候要知道,绿灯行,红灯停。

  (图3)米袋

  提问:见过这样的图吗大米重20千克,这里的千克是表示重量的单位。平时我们要节约粮食.

  (图4)电梯图

  提问:这是电梯的按钮。如果小红家在10楼,她想去16楼的好朋友家去玩,小红就按了数16,那电梯开始是往上还是往下我们一起说一说电梯里数的变化,10接下去是-------.

  四、课堂总结

  在生活中你见过这些数吗?我最喜欢其中一个数,它比12大,你猜猜是哪个数(大了小了----)是18,现在大人的身份证号码就是有18个数字组成的,同时,它也是一个很吉利的数!你最喜欢哪个数请你用这个数说一句话。

  我们的周围就是一个丰富多彩的数字世界,数字无处不在!希望我们每个小朋友做个有心人,注意观察和思考,这样我们会越来越聪明的!

  [板书设计]

  认识11~20各数

  (10)个一是1个十

  (2)个十十20

  [教学反思]

  《11~20各数的认识》是一年级数学上册的内容,在整个数的学习中具有比较重要的地位,它既是10以内数的认识的延续,又是100以内乃至更大的数的认识的基础,同时也为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学习打下算理基础。由于此前学生已经认识11~20的数,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在实践操作、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理解“10个1是一个十”掌握一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表示十几。因此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我力求做到以下几点:

  1、注重复习导入,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

  一年级学生年龄小,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而且本节课的内容是很抽象的数的认识。因此我先让孩子复习了0~10的数,从而导入新课:认识11~20各数。这样的导入,既使孩子们对10以内数的认识进行了复习,又为新课的学习做了铺垫。

  2、注重通过充分的动手操作,帮助学生掌握数的组成。

  教学中从学生现实起点出发,让他们通过有目的的操作、观察、交流、讨论,从直观到抽象,主动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如:在理解计数单位“十”,初步感知“十进制”的概念时,我先让孩子自己数出小棒,孩子有1根1根数的、有2根2根数的、有5根5根数的等不同方法;然后带领学生认识1根小棒表示1个一,接着师生一起一边摆一边数,数出了10个一,这时教师说明有时为了方便把10根小棒捆成1捆,通过提问“1捆有几根”得出10个一就是1个十,这时教师要求孩子利用身边的皮筋去实际动手捆一捆,加深对1捆表示1个十的认识。为了进一步巩固学生对这个重点的理解,我还请一位学生当小老师上台演示,让孩子们去说一说,从而突出这个重点。

  在接下来的12的认识上,我让孩子先自己思考、再同桌交流,最后实际动手摆一摆。通过对不同方法的展示,让学生讨论:“怎样摆能看得很清楚?为什么?”从感知到理解,到再次借助小棒动手操作,让学生通过比较、解释原因,充分感受到“十进制”的优越性。巩固“十”的知识形成过程。最后通过看一看、摆一摆,说一说等活动,完成对11、13、19的认识,理解2个十是20。掌握了它们的组成。并通过大量的操作活动和多媒体课件的演示,使所学的新知识不断内化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

  3、注意培养学生的数感。

  数感在《新课标》中是非常重视的。针对孩子的年龄特点,我通过猜数游戏提高学生的估数能力,在充分动手操作的认知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数感,使学生了解到生活中常常需要估数,培养学生的估数意识。让学生猜一猜铅笔有几支、再实际数一数,再让他们思考怎样能让别人看得更清楚?还可以让其他孩子给出一些建议,如果我想让他抓得比这个数多一点或少一点,你有什么建议,让孩子提出合理的建议后再去抓,培养学生的数感,也给他们以成功的喜悦。为了进一步培养估数意识,我让孩子去估草莓图、雨伞图,再教给具体数的方法,看谁估数和数数的结果比较接近,向学生渗透估算意识,巩固了对“十”的认识。

  但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也还有很多不如人意的地方,也引起了我深深的反思:

  首先是“十”强调不够,虽然我主观上想让孩子去感受、去操作,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少数几个孩子捆不好皮筋,最终还是没有将小棒捆成一捆,我应该自己亲自动手演示,而不是动画展示就算了事。其次正是因为“十”孩子理解不深刻,以至于在12的认识上花费了很长时间,不能只在等待,可以请几个摆得快的同学介绍一下摆得快的原因,这样教学或许更有效果。三是在估算时可以让孩子充分介绍自己数的方法,给学生以自主探究的时间与空间,而后让他们在展台上展示自己的方法,将10个圈一圈、数一数,从而体会“十”的运用。

  每节课都会有“意外”,每节课也都会有生成、有收获。通过这次课堂评比,我从中找到了自己的不足,但是我将以“让学生富有个性地学习,享受学习的乐趣,促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更大的发展为目标”,不断地去探索、去实践。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9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巩固20以内数的读写、数序、大小、组成和序数的含义,加深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

  2、进一步理解、巩固本学期所学的知识,加深知识间的联系。体验整理知识的方法,初步形成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

  3、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感受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成功感。

  教学重点:

  20以内数的读写、数序、大小、组成和序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

  加深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

  教具准备:

  课件、实物投影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同学们一定学到了许多知识,在数学方面,你都有哪些收获?这节课我们就来整理一下吧。

  学生独立思考,学生交流。其他学生补充

  板书课题:雪山乐园

  ――总复习

  二、回顾整理

  1、归类、综合。

  引导学生对于所学内容归类

  大约可以划分为4个板块的内容。20以内的数及加减法;分类、比较与位置;图形与位置;统计初步知识。

  2、欣赏雪山乐园。

  师:在我们书上的最后一个单元,留给我们一幅美丽的图画――雪山乐园,请同学们欣赏。看到这幅美丽的图画,你想说什么?

  3、提出数学问题。

  在雪山乐园里,你都发现哪些数学问题?小组同学商量一下,你们最想提出那方面的问题?

  学生思考,并在小组中交流。

  4、复习20以内数的认识。

  (1)出示雪山乐园情境图,提问:如果你到雪山乐园,最喜欢干什么? 谈各自喜欢什么,交流汇报。

  (2)师:在雪山乐园,有这么多同学打雪仗,你知道有多少个同学打雪仗吗?让我们数一数吧?

  让学生谈谈自己是怎样数的?

  学生谈谈自己是怎样数的

  (可以按顺序一个一个地数或两个两个地数或一组一组地数,还有其他方法。)

  (3)师:你还想数什么?

  自己一边数,一边作记录。

  想一想:怎样数能做到:既不漏数,也不重复数

  (4)师:我们今天来了11个同学滑雪。关于11,你都了解哪些知识?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交流。

  小组内交流,全班汇报交流。

  数的顺序:11的前面是10,后面是12。

  数的组成:11是由1个十和1个一组成。

  数位:11的十位是1,个位是1。

  数的大小:11比10大,比12小。

  计数器 : 在计数器上表示11。

  5、在玩滑雪的.小朋友中,有一个小朋友说,“我第一。”这里的第一与滑雪的有11个同学有什么不同?

  说两个第一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汇报交流。

  三、深化练习

  1、第1题,,教师出示1-20的卡片,让学生说一说数的组成、数位,还可进行数的排序、大小比较等方面的巩固活动。

  学生说一说数的组成、数位,行数的排序、大小比较。

  2、第2题,先让学生数一数花生的个数,完成连一连。“涂一涂”,再让学生观察8个花生的颜色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然后自己设计排列规律,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涂完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学生数一数花生的个数,完成连一连。

  观察8个花生的颜色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然后自己设计排列规律,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涂完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3、第3题是一道找规律的开放性练习题。练习时,可让学生先观察两组数中所圈数的规律,然后把剩余部分圈完。还可让学生按自己想得规律换颜色圈一圈,并相互交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学生先观察两组数中所圈数的规律,然后把剩余部分圈完,还可按自己想得规律换颜色圈一圈,并相互交流

  四、完善小结

  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收获?你表现怎样?

  自组评价谈收获及表现。

  板书设计:

  雪山乐园――20以内数的认识

  数的顺序

  11的前面是10,后面是12。

  数的组成

  11是由1个十和1个一组成。

  数位:11的十位是1,个位是1。

  数的大小:11比10大,比12小。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0

  教学目标 :

  1、使学生通过自己喜欢的情境学习数据整理,激发学习兴趣感知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2、使学生感受、经历数据的整理过程,学会用分一分、排一排、数一数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正确填写统计表,能从中获得简单统计的结果。

  3、重视培养学生的分散思维能力和与人合作的交际能力。

  4、初步培养学生的有序观察、有条理思考的习惯和应用的意识,体验与同伴合作的欢乐。

  教学准备:小红花、大象卡通图、果树。

  教学重点:

  经历收集和整理数据的过程,初步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

  教学难点 :

  感受、经历数据的整理过程,能正确填写统计表,认识统计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过程 :

  一、课前谈话,激发兴趣。

  1、今天,教室里来了许多听课的老师,我们应该跟他们说什么?(老师好)

  2、这节课,老师把小朋友们分成5个小组来共同学习。还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你们最喜欢的小红花,比比看哪个小组得到的小红花最多,大家有信心吗?

  二、 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1、(出示大象卡通图)小朋友们,瞧,今天谁来到我们班级和我们一起学习?你们喜欢它吗?你们应不应该向大象爷爷问声好呢?

  2、小朋友真有礼貌! 大象爷爷为了感谢大家,决定带小朋友们去他的神奇果树园摘水果吃。(出示果树)这些果树可真神奇啊!树上长满了苹果、梨、西瓜、桃子、草莓,小朋友想吃吗?每人摘一个自己最喜欢吃的.水果。

  3、让学生摘自己喜欢的水果。师:怎样才能很快地看出同学们喜欢的水果的个数呢?

  4、让学生贴水果。通过贴水果的活动,初步感知分一分、排一排、数一数的方法。

  5、集体探讨交流回答下列问题。

  (1)苹果比梨多()个。

  (2)苹果比香蕉少()个。

  (3)全班最喜欢吃()的同学最多。

  三、合作探究,体会领悟。

  师:出示(课本第101页的图)有计算机、电脑、算盘、铅笔的图片。

  1、从图中,不好看出一共有几种物品,我们一起来给它们分类,排一排、比一比找你喜欢的东西。

  2、 小组合作把物品整理在准备的卡纸上,指名板演。

  3、 学生讨论、操作后各组展示作品并汇报整理的过程。

  4、比较整理后的图和整理前的图。

  师:看了这张图,你知道了什么?

  生1:我知道计算机有两个。

  生2:我知道电脑有五台

  生3:我知道算盘有三把。

  生4:我知道铅笔有三枝。

  5、能不能用我们学过的比多比少的知识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生1:我知道了电脑比计算机多三台。

  生2:我知道了算盘、铅笔比电脑少二台。

  6、小结。

  师:小朋友有这么多发现,都是通过我们自己动手分一分、排一排得到的。这是一种很好的统计方法。(板书课题:统计)这样统计,我们一下子就清楚地知道了图中的物品多少的情况。

  四、统计图形应用联系

  师:看102页练一练第一题。

  这些是我们学过的图形,看大家能不能找出相同的图形把这个统计图画完整,回答所给的问题?看谁做得最快最好,看谁是最棒的。

  1、小组自己讨论试着做,然后集体纠正。

  2、择优录取,选出最优秀的学生。

  五、巩固应用、拓展延伸

  1、统计学习小组得到“小红花”的情况,给予评价鼓励。

  2、学会了统计,课后你们准备统计什么?回家后选择一个项目进行统计,然后与同学互相交流。

  六、总结评价

  1、师:今天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2、你想对你的同学、对老师、对自己说些什么?

  七、作业

  做课本第101页练一练的2-4题。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1

  设计说明

  “几个”和“第几”的知识学生并不陌生,因为生活情境中经常用到它们。几个和第几是基数和序数的浅显说法,“几”表示事物有多少,“第几”是事物排列的顺序号。对于刚入学的学生,对“几个”和“第几个”区别起来还有一定的困难。所以,本节课的设计重在指导学生区分“几个”和“第几”。

  1.从学生熟知的生活情境引入。

  以去动物园为情境,在门口排队买票为主线,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使学生在情境中感知“几个”和“第几”的含义,并了解“第几”的相对性。

  2.重视小组合作的探究式学习。

  本节课每个环节的设计都是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开展的,通过小组成员不断发现,知道了“几个”表示物体数量的多少,而“第几”是其中的一个,明确了基数和序数的含义,能区别“几个”和“第几”,充分发挥了小组合作的作用。

  3.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数学课堂更应关注学生的数学思考,在本节课中教师设计了一些有层次、针对性强的问题,让学生在观察、思考、比较的过程中自然地训练了思维,并掌握所学知识。如课件演示排在第1位的阿姨买完票走了,后面的人依次走上前来的动画。现在有几人在排队?谁排第1?那位叔叔现在排第几?军人阿姨呢?让学生体会第几的相对性。这些问题不是孤立的,而是前后有着密切的联系,学生在不断的辨析比较中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课堂活动卡

  学生准备 学具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来玩一个小游戏,看哪位同学反应最快!听好了,请同学们举起自己的右手,听口令,好,开始,左边的眼睛在哪里?(学生指自己的左眼)右边的耳朵在哪里?(学生指自己的右耳)轻拍你的前胸3下,轻拍你的左肩5下……

  师:同学们真聪明,为了奖赏你们,老师要带同学们去动物园参观,你们想去吗?(想)

  课件出示动物园的售票处。

  师: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有哪些人?他们在做什么?(动物园的售票处,人们井然有序地在排队买票)

  设计意图:由教师与同学们做口令游戏导入,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使学生明确前、后、左、右、这几个准确方位,为后面的学习作铺垫。

  ⊙探究新知

  1.初步感知,学习第几。

  (1)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图中的情境。

  (学生描述)

  (2)说一说,有几个人在排队买票?

  请大家猜一猜,谁最先进入动物园,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

  小朋友排在第几?排在他后面的两位阿姨呢?后面的那位叔叔呢?小朋友前面有几人?后面呢?小组讨论一下。(学生再次在具体情境中明确第几,先小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

  (3)说一说军人阿姨排在第4的理由。

  (4)看到小朋友买票的情境,同学们除了知道一共有5人在排队买票以及每人的位置,你们还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教育学生自己已经是小学生了,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在公共场所应当自觉排队,遵守公共秩序)

  设计意图:模拟现实情境,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感知第几的含义,深化了学生对序数含义的理解。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更好地渗透了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

  2.区分“几个”和“第几”。

  (1)请同学们再数一数,一共有几人在排队买票?排在第5位的是谁?有谁愿意上台前数一数,指一指。

  (学生上台前数一数,指一指)

  同学们已经明确一共有5人在排队买票,排在第5位的是一位叔叔,同样都是“5”,它们表示的意义相同吗?你是怎样理解的.?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

  (2)在学生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师生共同明确:图中有5人,这里的“5人”表示事物的数量,叔叔排在第5,这里的“第5”表示的是其中的一人,同样是“5”,意义不同。

  (3)讨论图中的两个“5”分别表示什么。(学生明确:“5人”表示购票的人数,“第5”表示买票的叔叔所在的位置)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情境图让学生感知自然数的两个含义。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对比“5”和“第5”两个数所表示的意义,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自然数基数和序数含义的理解。

  3.感知“第几”的相对性。课件演示排在第1位的阿姨买完票走了,后面的人依次走上前来的动画。(出示课堂活动卡)

  (1)让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在具体的情境中区分“几个”与“第几”。

  (2)教师操作课件,出示正确答案,强调观察的顺序和方向。

  设计意图:通过动态演示第一人买完票走了,后面的4人前移一步,使学生感受到:排队的位置变了,顺序也发生了变化。让学生感受序数的相对性,突破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4.请几位同学上台前。

  数一数,一共有几人?从左数第2位是谁?A同学从右数排第几?从左数排第几?她的右边有几人?左边有几人?

  5.分小组做排队游戏。

  设计意图:通过排队游戏,使学生明确确定物体的排列顺序时,先确定数数的方向,然后从1开始数起,数到几,它的顺序就是“第几”,进一步体会“第几”的相对性。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2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初步认识并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体会“面”在“体”上。

  2、能力目标: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形成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

  3、情感目标:通过图形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会辨认这四种图形。

  教学难点:体会“面”在“体”上。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立体图形实物若干、平面图形若干、白纸、彩笔等。

  教法学法:

  本次教学活动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与应用”的模式呈现教学内容,注重让学生体验“从立体到平面”的探究、建模过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强调对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融观察、操作、交流、合作等学习方法为一体,注重让学生在操作体验中学习。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今天可爱的小狗贝贝给大家请来了几个图形朋友,想不想知道是什么图形朋友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演示课件)

  2、认识这几个图形朋友吗?谁能叫出他们的名字呢?

  (圆柱体、正方体、长方体、三棱柱)

  谁知道第四个图形朋友叫什么名字呢?(三角形)还有不同的.看法吗?(三角体)

  其实这个图形朋友叫三棱柱,谁能把老师的话重复一遍?谁还能再说说?

  3、这几个图形朋友真调皮,一个个跳到了地上,地上湿湿的,弄得到处都是脚印。你能猜猜他们会留下什么形状的脚印吗?先跟你的同桌说一说。

  谁来说说这些图形朋友会留下什么形状的脚印呢?圆柱体会留下……?为什么?正方体会留下……?长方体会留下……?三棱柱会留下……?这些物体留下的脚印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一些有趣的图形朋友。板书:有趣的图形

  二、玩中认图形

  认识我手中的图形朋友吗?(正方体)你能不能找出正方体呢?举高,看看都拿对了吗?从正方体的面上你能找到什么图形呢?(正方形)板书:正方形。你找到几个正方形呢?(6个)谁能到前面来摸一摸你找到的正方形呢?我们也一起摸摸,数一数有几个正方形好吗?

  用刚才的方法,在你喜欢的物体的面上找一找,看看你还能找到什么图形朋友呢?

  生汇报:我在圆柱体上找到圆,我在长方体上找到长方形……

  (举起圆形)知道这是谁的脚印吗?(圆柱体)谁知道老师是怎么把脚印留到纸上的吗?你有没有其他办法也让这些图形朋友在你的纸上留下脚印呢?

  四人一小组,讨论一下,说说还有什么好办法呢?

  生自由汇报说方法

  师多媒体展示方法

  第一种方法:印一印,第二种方法:画一画。谁能说说用第二种方法要注意什么呢?(按住不能移动)

  第三种方法剪一剪。

  接下来请大家选择你喜欢的物体,用你喜欢的方法,让他在你的纸上留下漂亮的脚印吧!(生动手操作)

  谁愿意展示一下作品呢?

  (下面我们仔细看看正方形和长方形有什么地方不一样呢?)

  接下来请大家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这几个图形,我说图形的名字,你举起手在空中画一画好吗?(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

  板书:认识图形

  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

  三、猜中辨图形

  接下来请大家睁开眼睛,老师这里有个魔术袋里面住着老师的图形朋友和今天认识的新的图形朋友,谁能只用手摸,不用眼睛看就说出他们的名字呢?(谁来试试?)

  谁能把这些图形朋友分成两类呢?

  你为什么这样分?

  “体”和“形”有什么不同呢?

  四、忆中说图形

  同学们真棒,能够区分各种图形,下面我们一起做一道有趣的练习好吗?

  其实这些图形不仅在书上可以看到,在生活中我们还会经常用到呢?下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1、指着其中一个安全标志问:这个标志告诉我们什么呢?(行人走天桥、残疾人专用设施、学校路口注意行人、停车场)

  我们一起看看这些安全标志的面是什么图形呢?

  2、你还能说一说在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或圆形吗?四个人一个小组,先在小组中说说吧。

  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窗户、黑板、文具盒、书……)

  3、哪些物体的面是正方形?(魔方、正方形盒子……)

  4、哪些物体的面是三角形?(三角板、三角形的红旗……)

  5、哪些物体的面是圆?(可乐瓶的面,铅笔上下的面……)

  五、活动五:动中摆图形

  这些图形不仅可以应用于生活中,如果把他们进行适当的组合还可以拼成美丽的图案,下面是老师用这些图形拼的美丽图案,我们一起去欣赏一下好吗?

  1、课件展示图案

  这些图案漂亮吧!想不想也拼一拼呢?可以用图形拼一拼,也可以用彩色笔画一画。先自己动手试试,然后四人一小组合作拼一拼,比比看哪组作品最精彩。

  2、生动手拼组图案

  3、哪个小组来介绍一下你们的作品呢?

  说说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3

  教学内容:

  用数学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进一步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合理利用各种信息解决问题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指名口算

  10-7 5-4 6-2 7-3 8-0 18-10

  17-7 18-5 2+13 4+10 6+9 27-20

  8+5 0+0 15+4 5-5 5+7 20+9

  2、填未知数

  (1)6+()=11 14-()=10

  讨论:,括号里该填几?怎么想?指名回答。

  (2)练习

  9+()=13 8+()=15 12-()=2

  5-()=4 7-()=1 ()+7=14

  学生做完后,问是怎样想的。

  二、创设情景

  1、出示书上第117页的'第7题。

  (1)学生观察,分组讨论,说说发现了什么?

  (2)引导学生思考:根据这幅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3)问:为什么开来的汽车有一辆没有画完整?看着这幅图,你能准确地说出又开来几辆汽车吗?

  (4)引导学生看书中的小朋友是怎么说的?

  (5)问:现在有几辆车?你会列式吗?学生说教师板书:9+6=15(辆)

  (6)问:如果把“又开来了6辆”这句话去掉,让你们说又开来了几辆,你们会解答吗?四人小组说一说,然后派代表说。

  2、书上第121页第11题。

  问:你们喜欢堆雪人吗?

  分组说一说这幅图的意思?你知道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在堆雪人吗?

  列出算式,一人板演,其余在书上完成,并说一说为什么?

  三、用数学

  1、书上第121页第12题。

  (1)分组讨论,说一说图中讲的是一件什么事情?

  (2)引导学生看图,结合文字理解内容。

  (3)根据问题列式计算,并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4)举例说一说日常生活中的有关数学知识方面的问题?

  2、思考题

  学生先思考,分组讨论,互说想法,然后再指名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4

  教学目的:

  1.在具体操作活动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实际意义,逐步发展解决问题的意识。

  2.初步掌握“10”的加减法,并能正耐

  3.发展有条理的思考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操作活动,初步理解得数是10 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难点:整理出10的加减法,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教具准备:课件,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师:同学们,小鸡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小动物,今天这些小鸡也走进了我们的课堂。

  (课件出示:教材第43页情景图)

  师: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问题?

  师:说得非常好,谁能列式解答?

  二、探究新课

  1.10的加减法。

  师:这些小鸡跑到盘子那开始吃食了,同学们再仔细看看,又能发现什么?

  师:说说你想知道的问题是什么?

  师:同学们想知道的'问题这么多呢,大家帮着解决一下吧,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2.10的组成。

  学生小组合作在计数器上拨10个珠子,然后分成两部分,

  看有哪些分法?填在教材第43页的表格里。

  3、巩固练习

  课本44页的“练一练”

  三、课堂总结。

  板书设计:

  小鸡吃食(10的加减法)

  10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0 9 8 7 6 5 4 3 2 1 0

  作业设计:

  连一连,合成10

  ② ⑦ ⑤

  ① ⑨

  ⑥ ④

  ⑤ ⑧ ③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5

  教学内容:教科书40、41页练习六1~6

  教学目标:1.能按某一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

  2.能选择不同的标准对物体进行不同的分类。

  3.在分类活动中,体验分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教学重、难点:儿童能否独自按照一定的标准分类,而不是由教师提出分类依据。

  教具学具准备:投影片、图片、学具盒、纸带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忆

  1.小朋友上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你们还记得吗?

  2.揭题:今天我们要进行比赛继续来给物品分分类,看看哪一组分得对,分得快?

  二、基本练习:

  1.同类的圈起来。

  3顶草帽和一双袜子 3种水果和一支笔

  说说你是怎么圈的?依据是什么?

  圈对的得一颗五角星。

  2.这儿有许多交通工具,你能分分类吗?

  分成汽车、飞机、轮船,你为什么这样分?(地上、天上、水上)请把汽车涂上颜色?

  3.独立完成练习六第三题。

  反馈,为什么?

  对的得一颗五角星。

  三、加深练习

  1.想一想:怎么分?

  练习六第4题

  说说为什么怎么分,依据?

  一束一束分、颜色分、种类分

  小结:分类的依据不同,分得结果也不同。

  2.练习六第5题

  小组讨论交流?? 组内小结记录??派代表全班交流??小结方法

  (大人小孩、男女、家人、爸妈孩子)

  对得多的小组得一颗五角星。

  3.练习六第6题

  独立练习 (可以同桌进行)

  小组讨论 (分类方法汇总)

  全班交流 (各组反馈)

  小结 (平面几何、滚动、各种形状等等)

  4.请把教室内的物品分类。

  蔬菜、水果、文具、餐具等物品的卡片放在纸带里请学生分一分。

  说说你为什么怎么分?

  四、小结:这节课你有何收获?应如何分类?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企业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相关行情
推荐行情
点击排行
浙ICP备2022006665号-5